行业新闻

新能源汽车观察家:“新”产业发展“又快又远”还是“四平八稳”?
发布时间:2017-11-08

世界汽车看中国,中国汽车看新能源。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透露,国务院已作出决定,电动车合资股比在明年或许就能放开,在自贸区将允许独资建立电动车生产企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先生透露,合资股比将会放开。新能源汽车观察家作为业界领先的自媒体,一直以来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与洞察,引领产业风向,推动汽车社会“新”未来。

全球聚焦中国 300万产销是起点

新能源转型大潮似乎疾风暴雨,它来的太过突然,其能量之大、速度之快,影响之深,把之前那些始终怀揣着速度与激情梦想,一直潜心提升燃油机能效、开发轻量化、降低风阻等方面,下苦工的国内外传统汽车企业们打了个措手不及。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技术已对传统车企构成巨大威胁,汽车制造商转型已然成为当下大趋势。

曾经动辄上百年发展制造史的汽车工业巨头们,多年引以为傲的整车制造、成本控制、利润优势等方面,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大潮推动下,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政策支持、市场潜力、投融资、产业整合、技术开发、电池原材料、零部件等惊人发展下,话语权逐渐丧失,核心优势下降,市场正在被慢慢吞噬。

新能源汽车观察家研究员孙博伟指出,近十年,中国始终是全球推广新能源尤其纯电动汽车最激进的国家。经过政府和车企多年不懈努力,许多自主品牌与合资车企利用政策的支持、技术的变革、时代的机遇,实现了转型,取得了不俗业绩。目前,以比亚迪、上汽、北汽等为首的品牌,其新能源整车销量已然位居世界前列。

而随着中国汽车在新能源领域话语权的提升,外资企业已经放下身段,积极与其合资,甚至很多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也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产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累计达45.1万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观察家推测,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300万并不难,而这些星星之火将燎原,让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如涟漪一般,进入中国每一个角落。从数据增速来看,单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就突破50万辆,累计超过100万辆,占全球50%,实现产销量、保有量、充电桩建成数量全球第一,成为最大产销市场。而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国家未出台实质性推动政策。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以年均40%增速增长,截止2020年将完成200万辆年销售目标,突破三百万辆是极有可能的。

所以,中国几乎是所有全球巨头必争之地,大众与江淮、北汽与戴姆勒、众泰和福特等工厂即将落成并实现量产。尤为重要的,此次的合资合作已经不再是“市场换技术”,而更像是国外巨头不得不选择的战略合作。

孙博伟指出,这意味着2016年进入爆发前夜,2017年成为新能源汽车元年。



中外车企合资打造新能源汽车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前9月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312344辆,同比增长48%


一个重磅消息更证明了这一点,继法国、荷兰、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提出停止销售燃油车计划后,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一些国家已经制订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目前工信部也启动了相关研究,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制订我国的时间表,这些举措必将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动力发生深刻变化。”此前工信部曾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业内称之为双积分管理办法),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化步伐。



双积分政策



中国企业 不容小觑的新强者

同传统燃油车相比,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抓住利好优势,加快产业布局和技术迭代,通过弯道加速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差距逐步缩小,并在某些技术领域领先世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平台等产业链上下游已全部贯通。据了解,2016年我国有3家整车、7家电池企业销量排名进入全球前十,部分企业已成为全球知名供应商;动力电池出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国产动力电池全套装备在部分企业实现应用。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等电池企业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德国奔驰、宝马、大众等汽车厂商,正在考虑或已把中国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

当然,以上仅仅是开始,长安、奇瑞、北汽、江淮、比亚迪、广汽、长城等企业,纷纷推出市场、产品、技术研发等的相关规划。现如今,中国车企品牌效应逐步累积,已经开始“走出去”,凭借政策支持、技术优势、品质优势、产业链优势,毅然走向了全球化征程。同时,数不胜举的海外投资与并购,推动全球汽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这意味着,欧美老牌汽车强国话语权将开始降低,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等,在电池领域乃至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技术积累方面具有深厚积累,将赢得更大话语权。



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规划


“窗口期”下警惕数万亿投资风险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新“窗口”,国内外企业纷纷盯紧这块“香饽饽”,进行加紧布局。据新能源汽车观察家数据,2017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在中国投融资达数万亿,从中低速到高端纯电动车、从电车技术研发制造到零配件生产供应、从政府推动到企业新军跨界。虽然未必是“世人皆醉我独醒”,但面对大跃进式投资,难免有些让人感到担心。不管这些做法是否是冒险激进,但如果现在都大刀阔斧、一往无前的大举进军新能源,那么中国汽车市场甚至全球汽车市场将会迎来诸侯割据的春秋战国时代。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日益朝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推力面临切换的关键节点,对于企业和资本而言,既需要看到机会,也需要警示风险,才能为企业保驾护航,推动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

全球性大宗投资,不能保证不会带来金融的震荡,如资金链断裂、投资失败、合作破裂等现象。然而传统燃油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球战略重心转移,必将带来大面积裁员和失业,导致社会问题加剧。前段时间,德国大众爆出新闻,为应对和处理“尾气排放门”事件罚款,预留191亿美元开支,并开启低排放、电气化扩产之路,筹建新能源电池工厂,大众宣布将缩减开支25亿欧元致力于电动车研发,宣布将面向全球裁员3万人。同时大众旗下奥迪发表声明,其在全球新能源大潮下正在逐渐丧失竞争力,将加速布局新能源电动车,不排除进行裁员计划可能。美国通用汽车为顺应全球汽车制造商转型节奏,调整生产结构,防止产能过剩出现,宣布裁员5000人左右。国内代表有观致汽车,因在传统汽车领域销量不佳,耗损上百亿资金,目前处于全面亏损状态,为缩减开支,支持“两栖战略”,将裁掉公司五分之一人力。与此同时,大量与汽车工业相关联的产业,因为能耗高,环保性能差,与市场不相适应,生存将变得举步维艰。当然,为了这场全球能源革命,迎接新能源美好时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零污染”,这是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期。因此,这个市场很可能会度过一个漫长的寒冬,机遇与风险同在。



国外巨头规划


欲速不达稳中求进方得始终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在 “第二届中国汽车品牌发展论坛”上说:“近年来,汽车产业变革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给中国汽车品牌一个绝好的赶超机会。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面对产业巨变,不能为一时的市场增长沾沾自喜,也不能被局势被动地逼着走,而要勇敢走到时间的前面去,去发现和倾听更多理性之声、智慧之声。”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演讲


中国汽车品牌要做好长期拉锯战准备,原有的战略、战术、武器都要被重新定义,旧方式打不赢新战争。对旧经验要理性反思,对新可能要开放应对,既不轻言颠覆,也不低估趋势。

新能源汽车观察家研究员王海亮说:“尽管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汽车上拔得头筹,成绩喜人,但也不能把目光焦点全都放在‘下一个风口’、‘顺者昌逆者亡’、‘弯道超车’这些投机性概念上,而是要放到产业长治和强国之路大格局下,来重新思考中国汽车品牌实力崛起的命题。”当然,原有成绩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半途而废,例如我们自主品牌经过几十年努力,已经能够自主研发性能优异、成熟可靠的发动机,传动效率更高且平顺稳定的变速箱,底盘调教功力也来越精深,整车制造装备等方面自成一派,在某些方面并不输给合资品牌。所以,尽管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但是中国自主品牌包括合资品牌,也应当在向前跑的同时回头看,绝不能坚持认为现在就要开始“一条腿走路”,因为没有哪家车企能长时间凭借一条腿走的又快又远,而要四平八稳迈向未来。





闽ICP备16035435号-2版权所有:© 远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YUANYING SMARTER ENERGY CO.,LTD